出版物摘要:各國依賴二氧化碳移除技術對實現《巴黎協定》溫控目標的影響分析[1]
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網站
2025 年 7 月 11 日
要實現《巴黎協定》中關于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遠低于 2°C 的長期溫度目標,并同時努力將其限制在 1.5°C 以內,就需要迅速且持續地減少溫室氣體(GHG)排放量,并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并安全儲存起來。然而,符合《巴黎協定》長期溫度目標的路徑涵蓋了未來幾年廣泛的減排幅度: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2019 年至 2030 年期間,GHG 排放量應減少 34%至 60%。這一范圍是政策不確定性的主要來源。決定本十年內必須減少排放速度的關鍵因素是之后是否依賴二氧化碳去除(CDR)從大氣中清除排放物。在此,我們評估了 71 個國家(主要是在其于 2024 年 5 月前提交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近期和長期氣候戰略中)對 CDR 的依賴程度,以及相關的風險。我們的分析發現,各國計劃如何實現其氣候目標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種模糊性的一個特點在于,各國期望大量依賴新的和常規的碳清除技術方案來實現其氣候目標,在某些情況下,還會依賴其他國家領土內實施的碳清除措施。如果減排量超出 1.5°C 的目標并利用碳清除技術來抵消超出 1.5°C 相關碳預算的排放量,將會導致更嚴重的氣候變化影響以及更高的跨越地球臨界點的風險。此外,各國所披露的對碳清除技術的依賴性極易受到其實施風險的影響,而未按計劃實施的碳清除項目則會進一步提高全球氣溫,加劇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們的研究結果為加強對各國目標的審查提供了依據。依賴大量碳清除技術來實現氣候目標所帶來的風險表明,各國應優先選擇能夠最大程度減少超標的途徑,并減少對碳清除技術的依賴,以實現凈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
[1] 魯珀特·F·斯圖爾特-史密斯、伊萬·懷特、魯本·普魯茨、約里·羅格爾、湯姆·韋策爾、瑪麗安·伍德和拉瓦尼亞·拉賈馬尼(2025 年 7 月 11 日):各國對二氧化碳去除技術的依賴對實現《巴黎協定》溫控目標的影響,《氣候政策》,DOI:10.1080/14693062.2025.252877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