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節假日,西津渡人氣都很旺。 馬鎮丹 攝
夕陽西下,赤山湖美景如畫。 陶春 攝
“未來五年,鎮江發展既面臨世界經濟錯綜復雜、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等宏觀形勢,也面臨個性機遇和挑戰。”
“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正式實施,鎮江作為其中一員,要保持理性和戰略定力,不在城市規模的‘大’與‘小’上糾結,堅定地沿著特色發展的道路走下去。”
“長江經濟帶發展縱深推進,鎮江作為長江沿線重要節點城市,要緊緊抓住‘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帶來的轉型發展機遇,在集約化開發建設上聚焦發力,加速實現長江經濟帶這一‘發展主軸’的提檔升級,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前天和昨天,上面三段話成為黨代表們諸多話題中的焦點。市委報告中的這些表述,點明了未來五年鎮江發展所處的宏觀環境,定位了鎮江的城市發展路徑,更用清晰的邏輯關聯,標注了生態本底資源良好的鎮江,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間的抉擇和思考。
這意味著,用過去五年探索了路徑、積累了經驗的鎮江,未來五年將會花更大氣力在全市范圍內統籌做好生態、低碳這篇大文章。
1
生態低碳體系
【過去五年——鎮江確立“生態領先、特色發展”戰略路徑,發展的坐標和方向更加明晰。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低碳建設“鎮江模式”走上國際舞臺,生態城市的品牌越來越響亮。率先探索低碳城市建設,先后成為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全省唯一的生態文明建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創成國家生態市和國家森林城市,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獲批國家級生態城鎮化示范區。在全國首創低碳城市建設管理云平臺。強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重點片區、重要水體山體、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全年空氣質量達二級標準的天數比例達到70%,地表水優于III類水質的比例達到73%。】
依山傍水是鎮江的地理優勢,“城市山林”是前人對鎮江的評價。生態這個城市的“底色”始終是鎮江的核心。時至今日,當越來越多的人懂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吃”已經不能再是破壞式的索取時,能夠“吃”的,應該也可以是山水花園城市里產生的多維度疊加效益。
未來五年,我市將形成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征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貫穿到生產生活各環節各方面,尤其要突出產業低碳轉型。這方面我市將繼續堅持率先探索,優化提升“生態云”,深入推進“四碳”創新,建設工業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市。“嚴控增量、主動減量、優化存量”并舉,倒逼企業節能減排、轉型發展。加大化工企業改造提升和關停搬遷力度,推進符合條件的化工企業100%進區入園。加強清潔能源利用。培育發展低碳產業,建成鎮江市低碳產業技術研究院、國際低碳發展研究中心,推進碳排放交易。
作為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特色,生態領先對鎮江而言就是要精致塑造山水花園城市,統籌“地、水、綠、文、美、產、居”多種要素功能。全面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重點片區環境整治。以生態保護為核心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高起點打造生態城鎮化示范區、使之成為低碳發展的標桿區域。全市域統籌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形成長江生態走廊、西部森林生態涵養帶、南部和東部農業生態涵養片“一廊一帶兩片”的生態安全格局。構建彩色化、珍貴化和效益化相結合的城市生態廊道,到2020年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以上,基本實現“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全覆蓋。更深層次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綜合改革,全面加強生態紅線區域管控,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形成“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制度體系,讓鎮江青山林立、水脈縱橫、丘陵延綿、洲嶼錯落的生態家底更加厚實,讓人民群眾呼吸上清新空氣、喝上干凈水、吃上安全放心食品。
2
現代旅游經濟
【過去五年——獲得“長安杯”、成為全省首批獲得立法權城市,平安和法治建設邁上新臺階。旅游、文化、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提升發展,“三山”、茅山創成國家5A級景區。】
資源稟賦獨特豐富的鎮江,曾經迎來八方游客駐足游憩,也經歷過“繁星點點卻少一輪明月”的“過境游城市”尷尬。發展現代旅游經濟,城市的安定祥和是讓游客放心前來的基礎,站在全市域高度謀劃旅游產業的升級則是讓游客留得下、玩得了的必修課。
未來五年,在更高水平推進依法治市上,我市將創建全省法治建設先導區,讓法治成為治理城市的基本方式,成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在更高水平建設平安鎮江上,嚴格落實公共安全責任制,完善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等,不斷提高公眾安全感。
全域旅游發展上,未來五年,旅游業要發展成為我市又一個千億級產業、服務業第一支柱產業。圍繞這一目標,將全方位整合市域旅游資源,進一步改革旅游管理體制,顯著提高市場化運作水平,構建“大旅游”體系,全面推進旅游業提檔升級。集中做強“三山一湖一街”核心板塊,構建“一核三區四帶”旅游空間格局。以增加體驗式互動式參與式旅游項目為帶動,統籌開發古渡文化、三國文化、南朝文化、宗教文化、飲食文化等獨有性稀缺性資源,統籌發展城市旅游和鄉村旅游,實施“文化 、旅游 ”行動,促進旅游與健康養老、文化創意、體育等產業深度融合,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民間資本投資旅游業,加快旅游相關產業聯動發展,著力培育旅游新業態,做強“吃住行游購娛”旅游產業鏈條。
在優化旅游公共服務體系上,將加快建設“智慧旅游”,以一流體驗吸引更多游客,顯著提高旅游品質。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互聯網營銷、城市聯合營銷、節慶營銷,不斷提升鎮江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早日把鎮江建成國內一流的旅游目的地、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休閑度假勝地。
3
美麗宜居農村
【過去五年——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高效設施農業面積占比提高13.5個百分點,“戴莊經驗”全省推廣,培育形成8個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業基本現代化發展水平居全省前5。】
鄉村往往能給人清新的視覺感受,泥土的芬芳更是現代都市人心向往之的。生態基礎較好的農村,在農業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利用、農村環境打造等方面兼顧平衡,是農村是否美麗宜居、生態宜人的重要一點。
未來五年,我市將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以高效農業、都市農業和生態農業為定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中力量發展優質糧油、高效園藝、特種養殖、碳匯林業、休閑農業,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接二連三”融合發展,重點突破農產品加工流通、“互聯網 農業”、休閑旅游農業,形成“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特色集群,提升農業產業鏈價值鏈。
因地制宜推廣“戴莊經驗”,發展專業合作型、股份聯合型、統一服務型等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新型農民隊伍,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產出率。推進農業綠色化、標準化生產,增強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開展耕地質量提升行動。
農村環境的優化上,將扎實推進“六個一體化”,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現代文明向農村覆蓋。抓好新一輪優化鎮村布局規劃工作,分類推進小城鎮和村莊發展,擇優培育重點中心鎮和特色鎮,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組織實施村級“四有一責”建設提升行動,大力興辦農村實事,長效整治村莊環境,探索建立村級基本公共服務運行維護機制,再建成一批美麗宜居鎮村。遵循鄉村發展規律,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創新完善治理機制,培育弘揚文明鄉風,讓鄉村生活更美好。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