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人們做好應對極端高溫的準備,必須更好地進行溝通
尼爾·麥克勞林
氣候之家新聞網站
2025年7月14日
正如一份新報告顯示英國最熱的日子急劇增加的那樣,彌合公眾對風險以及如何保持安全的理解差距是當務之急
2025年7月12日,英國曼徹斯特,一名婦女用雨傘遮擋陽光,因為周末高溫持續。(圖片:路透社/Temilade Adelaja)
N尼爾·麥克勞林博士是氣候晴雨表的聯合主任。
最近幾周,歐洲再次經歷了創紀錄的極端高溫的致命影響。隨著一些地區的氣溫飆升至46攝氏度,整個非洲大陸發出了數百次高溫警報——一些國家學校關閉并禁止戶外工作。
在英國,英格蘭可能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估計有近600人在最熱的時期死亡。英格蘭西北部和約克郡在經歷了132年來最干燥的春季后宣布干旱;最近,蘇格蘭、達特穆爾和峰區的野火燒焦了大地。今年迄今被燒毀的土地面積已經是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
周一,最新的英國氣候狀況報告顯示,自2015-2024年的最近十年中,氣溫比1961-1990年平均水平高出5攝氏度的天數翻了一番。據英國氣象局稱,英國經歷的最熱日子在短短幾十年內急劇增加,而過去三年一直是該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之一。
沒有為極端天氣做好準備
政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期間,僅在英國就有超過10,000人因高溫而死亡。在破紀錄的2022年熱浪中,近3,000人死亡,當時英國氣溫首次超過40攝氏度。
盡管如此,英國仍然沒有為極端高溫做好準備。今年4月,國家政府的官方氣候顧問氣候變化委員會發出了嚴厲的警告:該國“沒有準備好”應對氣候影響,進展“不足”“太慢”或“停滯不前”。該委員會報告稱,包括高溫風險,英國氣候適應沒有一個結果顯示出“良好”的跡象。
英國公眾同意英國還沒有準備好。氣候晴雨表民意調查發現,超過四分之三(78%)的人認為英國“沒有準備好”應對氣候影響,包括極端天氣。只有16%的人表示在氣候適應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
2023年,超過三分之二的公眾表示,英國的國家和地方政府都沒有為極端高溫事件做好準備。令人震驚的是,在2022年熱浪應對前線工作的護理人員、消防員、決策者和社區領袖也持這種觀點。
高溫溝通的脫節現象
由于大多數與高溫相關的死亡是可以預防的,因此我們的溝通方式在減少影響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但我們迫切需要改善高熱風險溝通的格局。
在英國,雖然更新的高溫預警系統受到歡迎,但面向公眾的溝通在鼓勵行動方面可能不充分或不明確。更廣泛地說,媒體對熱浪的描述繼續顯示人們“在陽光下玩樂”,盡管研究表明這削弱了高溫風險的嚴重性。
在整個歐洲,在缺乏強有力的供暖領導的情況下,圍繞推出空調的道德需求迅速形成政治敘事——盡管空調機組成本高昂、耗能大,并使城市供暖情況惡化。
這一切都會產生連鎖反應。最近公布的全英調查研究表明,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訪者(46%)表示他們對高溫風險“非常了解”。很少有人認為國家(27%)和地方政府(18%)在傳達高溫風險信息方面“做得很好”,20%的人表示他們對媒體報道的準確性缺乏信心(37%的人不確定)。
更好地溝通熱量信息
為了幫助改善這種脫節的局面,以下是三個關鍵建議:
1、熱傳播必須借鑒社會研究。研究表明,在高溫方面,影響我們的行為和脆弱性的因素非常廣泛。從我們對風險的信念,到我們居住的地方,到我們的文化遺產,以及我們朋友和家人的行為——這些因素都在塑造與高溫相關的行為中發揮作用。評估這些影響,同時意識到高溫的不平等影響,對于為更好的溝通方法提供信息是必要的。社會研究還強調需要積極、包容的參與,而不僅僅是單向的信息傳遞(例如,地方主導的增加樹木覆蓋率的項目,或社區關于建設耐熱社區的決策)。
2、非常需要專注于提前準備。防暑準備應該“全年”進行,但通常英國的風險不會以這種方式處理,隨著高溫的蔓延,媒體的報道會激增。對熱浪研究的回顧發現,人們普遍關注“保護措施”(例如,在熱浪期間使用風扇或飲用水保持涼爽),而不是“準備措施”(例如安裝百葉窗和窗簾,或改善遮陽)。盡管后者通常通過減少家庭脆弱性為不止一個人帶來好處。我們需要建立長期的熱韌性,而不是過分強調短期應對。
3、需要努力解決熱感知差距。在氣候影響方面,存在眾所周知的脆弱性差距。英國紅十字會的研究發現,“那些最容易受到極端天氣影響的人往往對自己的風險認識最低,對如何準備的了解也最少”。在熱影響方面也發現了類似的“認知差距”。例如,人們傾向于認為他們比社區中的其他人更不容易受到高溫影響。盡管存在風險,但許多英國人都期待著熱浪的到來。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認為熱浪只會成為未來的一個問題。解決此類認知差距有助于做好社區準備工作。
僅靠更好的溝通是不夠的。這必須與政策變化、監管、規劃和協調齊頭并進。但是,隨著極端高溫成為“新常態”,政府、社區領袖和媒體就極端高溫進行交流的方式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社會研究見解被采納得越多,最終可以挽救的生命就越多。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