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電動汽車的需求推動了熱帶森林新一輪的毀林浪潮
費爾南達·溫澤爾
Mongabay網站
2025年6月9日
歐洲若要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就必須擴大電動汽車的保有量。圖片由Rick Govic通過Unsplash提供(公共領域)。
根據一份新報告,歐盟對電動汽車的需求可能導致關鍵礦產供應國118,000公頃的毀林。
巴西的鎳、石墨、稀土、鋰和鈮儲量很大,將成為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盡管采礦項目對社會環境有影響,但巴西聯邦政府仍為公司提供融資和政治支持。
專家警告說,新礦產的涌入增加了已經遭受礦業公司違規行為的原住民社區的壓力。
歐盟承諾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它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會超過其吸收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歐洲人必須用電動汽車升級他們的交通系統,該系統占歐盟排放量的75%。
然而,為供應這種物質而進行的采礦活動可能會導致新的碳排放。根據歐洲組織森林與歐盟資源網絡和挪威雨林基金會委托編寫的一份報告,生態經濟學研究所和維也納經濟與商業大學編寫的報告,到2050年,全球可能會有118,000公頃的森林被摧毀,以滿足歐盟的綠色愿望。
報告指出:“由于一些采礦活動清除了大片森林,顯著增加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從而加劇了氣候變化。”
巴西就占其中的11.7%(13,900公頃)。然而,實際面積可能會大得多,因為專家們只考慮了礦山造成的直接毀林。基礎設施擴建的間接許可不包括在內,例如為重型機械修建通道、定居點增加或歷史上沿新道路進行的土地用途轉換。
沖擊大小因汽車將使用的電池類型而異。例如,所謂的鎳錳鈷 811是歐洲市場上最常見的電池,需要大量的鎳和鈷。相反,磷酸鐵鋰電池則不需要這些資源,對毀林的影響較小。然而,在報告分析的所有情景中,巴西將與印度尼西亞一起在毀林最嚴重的國家中名列前茅。
轉型礦物清單,也稱為關鍵或戰略礦物,包括銅、鋁、錳、鈮、銀、鎳、鈷、稀土和鋰等數十種物質。它們不僅是電動汽車的重要部件,也是太陽能和風能等其他低碳能源的重要部件。
這種新的礦產熱潮的影響不僅限于毀林。它包括生物多樣性喪失、水源污染和侵犯傳統社區權利。在2024年,國際人權組織商業與人權資源中心追蹤了全球關鍵礦產項目中的156項濫用指控,包括環境破壞、與工作相關的死亡和對環境捍衛者的攻擊。
“對人權的影響往往與環境影響一起發生,”商業與人權資源中心的公正轉型和自然資源負責人卡羅琳·阿文告訴Mongabay。“這兩者是有聯系的。”
威脅與機遇
巴西政府將采礦熱視為一個重大的經濟機會,盡管巴西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森林,也是報告中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讓環保主義者感到震驚。國際能源署估計,對關鍵礦物的需求將從2023年的2300億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1萬億美元,而巴西在該市場上具有戰略地位。
根據巴西的國際投資者指南,該國擁有世界12.3%的鎳儲量、26.4%的石墨、19%的稀土儲量、4.9%的鋰和94%的鈮,此外還擁有重要的釩、錳和鋁土礦儲量。
企業家們表示,巴西也可能從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商業戰爭中受益,中國對戰略礦產供應鏈擁有準壟斷地位。2024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簽署了促進巴西采礦勘探的協議。今年3月,唐納德·特朗普政府確認與巴西建立伙伴關系,在巴西四個州進行戰略礦產的聯合研究。
“我們無法應對收到的所有請求,無論是來自公司還是國家,”代表巴西礦業公司的巴西礦業研究所主席勞爾·容曼說。在接受巴西《環球報》采訪時,容曼表示,“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加拿大和美國的投資者已經伸出援手尋找商機。他們的胃口很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 2024 年訪問巴西,并與盧拉總統簽署了關于轉型礦產的協議。圖片由 Ricardo Stuckert/PR提供。
企業界已經開始在巴西開辟業務。根據巴西新聞媒體《亞馬遜快訊》的報道,截至2024年5月,亞馬遜地區共有5,046個關鍵礦物的開采申請,覆蓋面積達2600萬公頃,幾乎相當于厄瓜多爾的面積。在所有申請中,有1,205個位于距離原住民領土10公里(6英里)以內的地方。其中390個申請針對的是巴西憲法禁止的傳統領地內的區域。
“政府文件顯示,亞馬遜保護區的這些礦物含量非常高,”致力于氣候政策的巴西智庫塔拉諾阿研究所高級分析師瑪爾塔·薩洛蒙告訴Mongabay。“國會面臨巨大壓力,要求允許在原住民土地上采礦,”她說,她指的是參議院成立的一個工作組,該工作組旨在討論向采礦項目開放原住民土地。
盧拉政府的支持
礦業公司在盧拉總統的擴張計劃中找到了一個重要的盟友。根據塔拉諾阿研究所項目戰略礦產資源與能源轉型研究結果,2025年,巴西政府投資了960萬美元用于戰略礦產測繪。到2026年,應再投資4960萬美元。
該國的國家開發性銀行——巴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銀行也參與了轉型礦產熱潮,擁有兩只總計8.81億美元的基金。2024年8月,該銀行批準了向在米納斯吉拉斯州運營的加拿大西格馬鋰公司提供8600萬美元的貸款——5月,該公司被一群研究人員指控嚴重侵犯人權和環境許可違規行為。另一項政府倡議,巴西氣候投資和生態轉型平臺,向三家從事稀土和鎳業務的公司投資了18億美元。
“通過在關鍵礦物和稀土方面的潛力,我國正在盡一切努力加強其在引領公正、包容和平衡的全球能源轉型方面的作用,”礦業和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西爾維拉在一份關于巴西在該領域潛力的官方報告中寫道。據該部稱,巴西有48個用于能源轉型的關鍵礦產項目,其中20個正在運營,28個處于預運營階段。
薩洛蒙承認能源轉型迫在眉睫,巴西作為關鍵礦物的供應商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她表示,巴西政府應該在為公司提供政治和經濟激勵措施之前,為公司制定明確的社會環境準則。“我們還沒有關于能源轉型或關鍵礦產的明確政策,”薩洛蒙說。
自2023年以來,礦業和能源部一直承諾制定國家能源轉型計劃,但尚未公布。在給Mongabay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該部表示該計劃應在2025年下半年啟動,并且巴西法律“已經規定了與礦產勘探相關的社會環境保護措施”。該部還承諾自2024年年中以來制定一項關于關鍵礦產的國家政策,該政策應在2025年底前出臺。
巴西礦業研究所的采礦事務總監胡里奧·內里也回復了Mongabay的電子郵件,稱“目前的立法已經包括了采礦項目的這些必要的環境保護措施”。
盧拉總統與礦業和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西爾維拉(左)和礦業巨頭淡水河谷首席執行官古斯塔沃·皮門塔(右)在帕拉州啟動諾沃·卡拉加斯項目。圖片由Ricardo Stuckert/PR提供。
盧拉政府還為礦業公司提供政治支持。今年2月,總統前往大型礦業公司淡水河谷的一個工廠舉行了慶祝該公司在亞馬遜地區帕拉州的銅鐵礦增產的儀式。
總統在活動中說:“巴西政府對淡水河谷的增長對國家的發展以及公司進行礦產開發的各個州的發展從戰略上很感興趣,無論是鐵、銅還是其他礦產。
“無論是在象征性方面,還是在實際方面,都存在著支持[關鍵礦產項目]的政治融合,”調查新聞機構和智庫礦業觀察組織創始人、圣保羅大學環境科學博士生毛里西奧·安杰洛說。“這包括激勵、補貼、計劃、政策、促進籌款、投資——所有這些都是與大公司一起追求的。”
淡水河谷是巴西最大的礦業公司,有著侵犯人權和環境的歷史,包括發生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的世界采礦史上最大的兩起悲劇。2015年,馬里亞納鎮的一座大壩坍塌——被認為是巴西最大的環境災難——造成19人死亡,并給多斯河帶來了巨大的污染。四年后,布魯馬迪尼奧市的另一座大壩坍塌,造成272人死亡并污染了帕拉奧佩巴河。
現在,淡水河谷希望主導該國在轉型礦產方面的投資。該公司計劃到2035年將其銅產量翻一番,并從2023年起將其鎳產量增加42%,從而鞏固其作為世界最大鎳生產商的地位。
大部分鎳應該來自帕拉州安卡·普馬礦產復合體的擴建,多年來,希克林原住民一直在譴責淡水河谷的采礦活動對卡泰特河的污染。帕拉聯邦大學的研究分析了720名原住民,發現其中98.5%的原住民重金屬含量很高,這促使聯邦檢察官對該公司提起訴訟。
根據安杰洛的說法,盧拉對淡水河谷做法的支持表明私人利益對公共政策的“暴力污染”。“礦業和能源部、國家礦業局,甚至盧拉總統和杰拉爾多·阿爾克明副總統都是采礦業的忠實愛好者和支持者,”他說。“不同的政府只為私人利益服務,即使他們處理的是屬于社會的資產[礦物]。”
淡水河谷正在擴大其在帕拉州卡拉加斯的業務,以滿足全球對銅和鐵礦石的需求。
圖片由諾拉奧·賈拉通過網絡相簿提供(CC BY-NC-ND2.0)
希克林原住民指責淡水河谷公司污染了帕拉州的卡泰特河。
圖片由《亞馬遜觀察》國際河流的阿托薩·索爾塔尼通過網絡相簿提供(CC BY-NC-SA 2.0)。
新技術,舊做法
安杰洛說,通過經濟交易、拉攏領導人或使用暴力作為最后手段來獲得當地社區的支持,也是巴西和國外企業戰略中的一種策略。“改變的只是那些現在聲稱自己是可持續的、綠色的、對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公司的說法,”他說。“但公司的做法保持不變。”
涉及巴西轉型礦物的爭議項目清單包括該國最大的鋁土礦生產商里約諾爾特礦業公司,該公司在帕拉河北部的薩拉卡-塔克雷拉國有林區內運營和基隆博拉社區(由黑人奴隸的后代居住)指責該公司污染河流、清理森林并嚇跑獵物。在巴卡雷納,鋁土礦由挪威公司挪威水電集團加工,河流一再被采礦的尾礦毒害。
在亞馬遜州,瓦伊米里-阿特羅阿里原住民團體自1970年代以來一直在譴責巴西最大的錫礦的影響。11月,所謂的塔博卡采礦項目被中國國有企業中國有色礦業公司收購。同樣在亞馬遜州,加拿大巴西鉀肥公司希望在傳統上由穆拉原住民居住的地區建造一座鉀鹽礦。聯邦公共事務部正在對該項目的許可程序提出異議。
安杰洛說:“公司正在利用能源轉型來開發原住民地區,根據各種研究,這些地區為巴西和世界提供了寶貴的生態系統和氣候服務。”“這不會解決氣候危機,”來自商業與人權資源中心的阿凡補充道。“我們不必在保護人權或解決氣候危機之間做出選擇,因為氣候危機實質就是人權危機,”她說。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